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发布时间:2019-05-28 来源:人民邮电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近期,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为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月2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规划司司长高东升和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负责人杨咸武出席会议介绍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四方面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王志军介绍说,工信部、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比如,批复建设动力电池、增材制造等10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合成纤维、机器人技术等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认定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二是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比如,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创新,5G通信、轨道交通装备、语音识别、新能源汽车、掘进装备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三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四是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四成开展了创新活动。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83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专利质量也同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还存在研发投入不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激励企业创新的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
下一步,工信部将从四方面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政策落实力度。完善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创投、风投等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支持企业创新。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机结合。三是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服务。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进一步以企业为核心配置创新资源
针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王志军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以企业为核心配置创新资源,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探索新型创新模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
一是以示范企业为载体,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从2011年以来,工信部会同财政部,每年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目前已累计认定示范企业558家。实践证明,通过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工信部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二是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工信部认定了103家部重点实验室,为部属高校、直属单位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探索有利于激发企业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新型创新模式。在人工智能方面,组织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通过揭榜挂帅发现“良马”,通过攻关和测评优选“千里马”,选拔“领头羊”“先锋队”企业;支持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企业创新应用的“试验场”。在车联网方面,研究制定《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江苏省政府在无锡建设产业先导区,推动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为企业提供跨行业融合创新的良好环境。
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鼓励企业创新财税政策等落实力度,加强产融对接合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
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
针对有媒体提出,政府层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中国科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王志军回答说,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
王志军认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关键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工信部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推动不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健全技术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领域投入。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加大侵权惩罚力度,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多措并举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杨咸武表示,主要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包括最近正在开展的“双创”活动,来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政策支持。科技部最近正在起草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科技部联合工商联出台了推动民营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继续扩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服务,加强相关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积极推动落实相关减税降费政策。目前,共有8.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政策,过去加计扣除比例是150%,现在达175%。
四是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比如,支持部分民营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步,还要继续支持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
浙江省信息安全行业协会